在養豬生產中,不免會有一些養豬戶說,我家的懷孕母豬看著很好,很能吃,很健康、怎么就產的仔豬少那?人家的母豬一窩都產十幾頭,我家的母豬最多的就產10頭,別著急,今天小編就根據這個話題收集整理了一篇關于母豬產仔少的原因以及以后怎樣有效的預防這些問題,文章僅供參考!
一、首先說說導致母豬產仔少的原因
品種原因:
有些母豬品種本身的繁殖能力低,造成產仔數少。如皮特蘭、杜洛克等,由于品種的原因產仔數提高非常困難,在商品豬生產的母系選育過程中,盡量避免產仔數少的品種的血緣,建議選擇長白或大白豬。
年齡原因:
1、豬的年齡及胎次影響產仔數的多少,同時影響產活仔數的多少。
2、懷胎1~2胎的母豬繁殖性能低,排卵數少,產仔數少。
3、3~5胎繁殖性能最好,產仔數及產活仔數最高。
4、6~7胎以后的母豬繁殖性能有所下降,產仔數及產活仔數下降。
飼養原因:
1、沒有給母豬營養、全價的配合飼料。
2、喂給發霉變質的飼料原料:玉米的霉菌毒素超標、豆粕的尿素酶偏高、對麩皮的質量不重視及母豬對礦物質的消化力不強造成鈣、磷無法吸收、氟含量超標等均影響母豬的產仔數及產活仔數。
育種的問題:
1、后備母豬的飼養管理與普通的商品豬肯定是不一樣的,商品豬我們要閹割,要避免他的生殖系統發育,而育種則剛好相反,我們急需要他的生殖系統有更好的發育。由于很多養殖戶的忽視,往往自己培育的備用母豬10個月甚至一年都無法出現發情排卵的狀態!
經產母豬的產后護理:
母豬產后會非常虛弱,很多身體機能都處于休眠的狀態,這個時候不能夠給予母豬補氣養血的保健的話,它的子宮恢復會比較緩慢,甚至體制弱的出現子宮內膜炎,這就大大影響了母豬自身繁殖性能的修復,出現斷奶后不發情,發情了排卵少、最后看到的就是又是一窩很少的豬。
某些疾病和病毒的影響:
偽狂犬、藍耳病、細小病毒等,都會一定程度的影響到母豬的繁殖性能。
配種操作的問題:
有些年輕母豬的卵子并不是一天之內排完的,如果自己不能在科學的指導下把握配種時機,也會造成一些卵子沒機會完成受精過程,從而造成產子數的下降。
妊娠期間飼喂量不合理:
妊娠前期每天飼喂2公斤,中期適量每天飼喂2~2.5公斤,后期每天飼喂3~3.5公斤,同時要視母豬的個體體況隨時調整飼喂量。
母豬應激過大:
如鞭笞、驚嚇、斗毆、氣候驟變、冷熱應激等均能造成胎兒著床數減少。
了解了原因下面再看看針對以上原因有哪些合理的防御措施吧。
二、減少母豬產仔少的主要措施
掌握好母豬發情期
母豬的發情期變現特別明顯,情期開始出現精神不安、減食、拱圈、跳欄、嘶叫和陰戶紅腫等癥狀。應認準發情時間及時進行配種。
把握母豬排卵高峰期
一般本地母豬從發情開始的第二天傍晚到第三天早晨為排卵高峰期,排卵高峰期配種則受胎率高、產仔數多。
及時進行母豬的配種
外國品種及雜種母豬從開始發情當天到第二天配種比較合適。由于豬的年齡不同,故應遵循“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間”的原則。在生產實踐中要準確把握母豬的排卵高峰期并非易事。為增加母豬的受孕機會,一般可采用兩次配種的方法,即在母豬發情后24小時和36小時各配種一次。
豬戶最好要讓母豬多運動,不要整天在限位欄里待著;在母豬產前多給母豬用中藥調理調理;母豬產后的消炎工作要做好,有利于下次配種;豬場要常常消毒,做好豬場的消毒工作,給母豬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驅趕母豬轉移圈舍
1、這個問題大多養殖戶都會忽視,對剛交配過的母豬突然轉移圈舍會導致自發流產或新生仔豬數量下降。如果配種后的母豬必須轉移圈舍,最好選擇在4小時至40小更換飼料。
2、對經產母豬而言,在懷孕早中期可以飼喂后備母豬飼料。另外,在全進全出的豬舍,配種早期一天飼喂1次是可行的,這樣既可以減少豬的打擾,又可以減少人工工作量。
環境吵雜
母豬妊娠期要保證圈舍安靜,禁止出現過強的噪聲,更不能轟趕、抽打母豬,要保證母豬不受任何干擾。時內轉移這個時間段轉移相對安全,不會對母豬產生太大影響。
用藥注意事項
在妊娠期嚴禁母豬使用利尿藥品,對于解熱藥物應依據產品說明使用,但不可隨意加大用量。
明確做到孕畜用藥禁忌。對于一些突發情況引起的病情,用藥應做到心中有數,這對疫病的診斷是十分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