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規模化養殖還是散養戶,到了春天,很多豬場的豬群都出現了流行性腹瀉,導致豬只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急促升高,豬場的經濟效益也因此受到嚴重的威脅。想要有效地預防流行性腹瀉,就要清楚地了解該病的發病原因以及致病機理。初春時節,天氣反復變化,冷暖不定,加上豬舍通風不良、濕度大、飼料霉變等,都會導致該病的發生。其中仔豬受寒腹瀉的約占總發病比例的50%。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介紹下流行性腹瀉的預防措施。
1、豬場管理要科學
規模化豬場嚴格實行封閉式飼養管理,建立消毒池,實行定期消毒制度,消毒藥物定期交換使用,嚴禁散雜人員隨便進入。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保持室內通風換氣,室內環境干燥,提供優質營養全價的飼料和清潔的飲水,飼料要新鮮不發霉變,尤其是梅雨季節,飼料一次性加工不宜過多,飼料里定期添加脫霉劑。
2、仔豬護理要到位
仔豬出生后,要及早做好三補一早工作。及補鐵、補硒、補料,早吃初乳。為了減輕仔豬在斷奶、轉欄、免疫注射、長途運輸等過程中的應激反應,還應該適時在飼料或者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等。還要定期作好驅蟲工作,一般每兩個月驅蟲一次,驅蟲后,要及時清理糞便,堆積發酵,以保證殺滅蟲卵和蟲體。對于新購進的仔豬,需要隔離飼養觀察3周左右,確認健康后方可混群飼養。
3、對于已發生腹瀉豬場的控制措施
在豬場發生腹瀉時,保證未發病豬只不發病是最關鍵的,控制腹瀉不擴散是打贏腹瀉保衛戰的基礎。保護未發病豬只不感染,保多放少,為了保護更多的豬只不感染,對發病同舍的豬只進行隔離飼養,禁止人員流動。產房豬只發生腹瀉時,執行以上措施;如果是配種舍即將分娩母豬發生腹瀉,盡可能不讓母豬進入產房,讓母豬在產房外分娩,產房其他母豬給仔豬哺乳,待分娩母豬腹瀉停止后再去哺乳日齡在14天以上的弱仔,這樣可以減少母豬將病傳給小豬。
春天最容易爆發這些傳染性疾病,所以預防起來要格外重視。養殖戶也不用過于恐慌,只要保持豬群的生活環境各方面都適宜,生病的可能性還是很小的。